按照经典经济学的看法,政府的核心职能是提供公共物品和公 共服务,比如国防和公园。这类物品一旦生产出来,大家都能用, 用的人越多就越划算——因为建造和维护成本也分摊得越薄,这就 是“规模经济”。但绝大部分公共物品只能服务有限人群。一个公园 虽然免费,但人太多就会拥挤,服务质量会下降,且住得远的人来 往不便,所以公园不能只建一个。一个城市总要划分成不同的区 县,而行政边界的划分跟公共服务影响范围有关。一方面,因为规 模经济,覆盖的人越多越划算,政区越大越好;另一方面,受制于 人们获取这些服务的代价和意愿,政区不能无限扩大。(9
1 年前 | traveller12138 回应
消费者社会有一个没有争议的、核心的、不成文的规则——自由选择需要具有竞争力:行使选择权的技能和决心。选择自由并不意味着所有的选择都是正确的,因为既有好的选择,也有坏的选择。最终作出的选择是是否具有竞争力的证据。底层社会是错误选择者的集合,证明了其成员“选择无能”。
你要的答案不在书本里,也不能靠别人来解决,除非你想一辈子当小孩。你必须在自我内部找到答案,感受到该做的正确事情。
一要“理解”,既不要如昔日欧人将孩子看成“成人的准备”,也不要如中国人将孩子视为“缩小的成人”,而要承认“儿童在生理心理上,虽然和大人有不同,但他仍是完全的个人,有他自己内外两面的生活”。 〔8〕 。二要“指导”,也即“长者须是指导者协商者,却不该是命令者”。三要“解放”,尽义务教育的目的是使其成为“非我”,成为“人类中的人”,“全部为他们自己所有,成一个独立的人”。——
《鲁迅作品十五讲 (名家通识讲座书系) (钱理群) (Z-Library) (钱理群)》
悲剧只有两种终结方式:一是莎士比亚式,一是契诃夫式。莎士比亚悲剧结束时,尽管天空上也许盘旋着某种正义,舞台上却已经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尸体。与之相反的是契诃夫的悲剧,结尾时每一个人都感到幻灭、苦涩、心碎、失望、精疲力竭,但是都还活着。
《相信》
蔡磊
7个笔记
第五章 张定宇 人生没有终点,只有更高的起点
◆ 2023/04/20发表想法
好多强大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外界,而是借助外界让内在觉醒。
原文:一直被病痛折磨的蔡磊先生,以惊人的毅力写出的这本书会让你明白,人的生命有多么宝贵,也可以有多么坚强。
第九章 冯仑 所有成功都是为不害怕失败的人准备的
◆ 失败是常态,无论是创业还是人生。无他,唯有扛住。
第一十章 尹烨 相信相信的力量
◆ 2024/03/03发表想法
每个人都在用自己有限的生活经验去对待这句话,或许对或许不对最终还是对的,有力量。
原文:罗曼·罗兰在《米开朗琪罗传》中写道:“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,那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,依然热爱生活。”
第一十四章 周航 人生的每一场遭遇都是一个新的老师
◆ 2024/03/03发表想法
如果这样描述生活,那接受自己性格柔软也是另一种幸福。
原文:真正要生出智慧来,还要内心越来越柔软才行。什么是“变得柔软”?就是对弱者有更多的共情,你可以感受到他的痛、他的苦,你会为他人流泪,你愿意为他人的快乐做些什么,这个时候,你内心的坚冰就会开始融化
第一十九章 第二章 绝望与希望 “蔡大哥如果是癌症就太好了,祝贺!”
◆ 2024/03/03发表想法
任何一个人在这种情况下都会一样无助与幻想。
原文:说不定明天我会被告知误诊了,一切只不过是个有惊无险的小插曲。
◆ 2024/03/03发表想法
一下想到的是《人生第一次》纪录片第一集女人生孩子那个片段,当时吓了一跳,想着第一次做母亲的那个女孩当时心理也是无助与不安。想到此,自己做为男人应该感激未来的妻子所做的一切。
原文:但怎么取脑脊液呢?肯定不能直接扎破脑膜抽出来。脑脊液是不断循环的,从脑室到脊髓,再回到静脉系统。在它流经的所有位置中,腰椎是取液最方便、最安全的部位,所以医学上一般都是通过腰椎穿刺的方式抽取脑脊液,俗称“腰穿”。而这也是最让我头皮发麻的一项检查。
◆ 2024/03/03发表想法
大多数农村里的人接受的观念是一样的,
原文:“苦”的不是读书,苦仿佛是我人生的底色,我常形容自己是“苦大仇深”,坚信“一切都要靠自己打拼”。这也是父亲从小灌输给我们的理念。
1 年前 | ljy5972382 回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