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ormat_quote 人生而有欲,欲而不得,则不能无求,求而无度量分界,则不能不争。争则乱,乱则穷。先王恶其乱也,故制礼义以分之,以养人之欲,给人之求,使欲必不穷乎物,物必不屈于欲,两者相持而长,是礼之所起也。”(《荀子·礼论》)
format_quote 人们在赞同和允许某些行为时,并不是由于它是杰出的而只是由于它合乎自己的意志和利益,所以伦理赞同在本质上是出于私利的——这与知识赞同非常不同,知识赞同是出于公心或客观标准,除非某种知识赞同已经卷入了政治权力斗争(福柯的“知识/权力”模式)。
format_quote 当我自以为知道什么对别人最好时,其实我早已过了那条界限。即使以爱为借口,也是一种狂妄自大,必然会带来紧张、焦虑和恐惧。毕竟,知道什么是自己最该做的事,才是我唯一的本分。在我设法解决你的问题之前,我应该先处理好自己的事。
format_quote 由于solitude指孤身一人,也表示不会跟其他人成群结队。因为只要跟其他人聚在一起,就不得不去配合别人的价值观,所以我们必须积极脱离与他人群集的状态。如此就可以脱离烦琐的人际往来与人情压力,得到自由。犹如enjoy solitude所表达的,就是可以享受悠闲自得的孤独生活。若我们无法决定成为孤独的人,始终只是他人意见与思想的奴隶,就会一直这样过着日子。我们必须仔细思考,这种生活正是受到“意志”的操弄,才会让我们感受到这么多的痛苦与烦恼。若想要避开这些痛苦与烦恼,就必须尽量远离过着庸俗生活的世人,尽可能独处;也就是说,要过着孤独的生活。孤独的生活其实一点都不寂寞,反倒可以过得很愉快、自由且丰富。为什么这么说呢?因为“如果自己本身具备的知识与能力越强大,就越不需要外求,也不需要依赖他人”。而且,“当进入孤独的状态,真正的自我才会显现出来”。不过,有不少人并不喜欢孤独。他们喜欢寻求外在的刺激,独处就会觉得无趣。如果自己的内在空空如也,就会受不了孤单一个人。从另一面来看,对独处感到自在愉快的人,孤独一人的时刻才是他们创造力最高也是最幸福的时刻。“幸福就在自己的心中,不假外求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