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克·吐温曾说过:“让我们陷入困境的不是无知,而是确信无疑的谬误。”
《人生十二法则(著名心理学家乔丹·彼得森用12条最基本的人生法则,为我们找到摆脱人生困境的方法。) (乔丹·彼得森)》
4年前 | 1094536378 回应
《程氏遗书》中说的“学者不可以不诚,不诚无以为善,不诚无以为君子。修学不以诚,则学杂;为事不以诚,则事败;自谋不以诚,则是欺其心而自弃其忠;与人不以诚,则是丧其德而增人之怨”
《大学(全新精编精校修订)(国学大书院)(全新注析解读,从普通读者视角出发;与实际生活结合,是指导生活的教科书) (曾参)》
所谓诚其意者:毋自欺也。如恶恶臭,如好好色,此之谓自谦,故君子必慎其独也!
《大学(全新精编精校修订)(国学大书院)(全新注析解读,从普通读者视角出发;与实际生活结合,是指导生活的教科书) (曾参)》
艾萨克森后来在《创新者》(The Innovators)中是这样总结盖茨对于深度工作的独特情结:区别盖茨与艾伦的特质就是专注力。艾伦的头脑中满满的都是点子与激情,而盖茨则痴迷专注于一件又一件事。
她在生活其他方面非常自律,包括强迫自己每天游泳1小时。一天晚上,她脑子里突然一亮:“如果我今晚用牙线洁牙,那么我明天就让自己少游5分钟。那是4年前的事情了,自那以后我就每晚用牙线洁牙了。难以置信的愚蠢,但令人惊讶的有效。每个人都需要找到自己的小奖励,而且必须是对自己有用的小奖励。”
只怕镜不明,不怕物来不能照。讲求事变,亦是照时事,然学者却须先有个明的工夫。学者惟患此心之未能明,不患事变之不能尽。” ——《传习录·上·陆澄录》
熊十力说:“儒家教学者,必先立志;佛家教学者,首重发心。所发何心?所立何志?即不私一己之心之志,易言之,即公一己于天地万物之心之志而已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