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mport_contacts 《齐泽克精神分析学文论 (赵淳)》

无论最终选择哪一个选项,齐泽克判断,观众都还是会把它体验为前面情节“自然”和“有机”的结果,因为看起来似乎每一个可能的结尾都有着自己内在的逻辑性,都是命运和人性的合乎情理的结果。既然如此,在这里我们便不准备谈论电影叙事的结尾是否合理这一问题。每一个可能的结局,只要它合乎逻辑、不违背人性、与其社会历史文化语境相符,那么它就是合理的、可以接受的。换言之,在如此前提之下,文学与艺术作品完全可以具有无穷多样的开放空间,而正是这种开放性构建起文学艺术的魅力殿堂。

more_horiz
favorite_outline

traveller12138 回应

贝斯特和凯尔纳便认为: 这种做法(笔者注:指强调发展个人欲望模式)存在如下三个主要问题:它无法提供一种语言来表达自主、权利、公正等这类必不可少的关怀;它对欲望和快感的强调是个人主义的;它拒斥理论和理性批判,因而是非理性主义的。[4] 这就是说,如果一头扎进歧义与多元之中,便为个人主义的操演提供了无限制的施展空间,而这样的空间如果被无限夸大,则自主、权利、公正等理念便会失去其生存的基础。作为一种颠覆旧有秩序、消解原有中心的方案,非理性主义显然是有其无可争辩的理论意义和重要性的;但若由此便彻底将理性从我们的认识论和本体论中清除掉,则有失偏颇。

more_horiz
favorite_outline

traveller12138 回应

add_circl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