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可以在这里自由地整理、收藏和分享书摘,也可以浏览他人分享的精品书摘。
《程氏遗书》中说的“学者不可以不诚,不诚无以为善,不诚无以为君子。修学不以诚,则学杂;为事不以诚,则事败;自谋不以诚,则是欺其心而自弃其忠;与人不以诚,则是丧其德而增人之怨”
《大学(全新精编精校修订)(国学大书院)(全新注析解读,从普通读者视角出发;与实际生活结合,是指导生活的教科书) (曾参)》
所谓诚其意者:毋自欺也。如恶恶臭,如好好色,此之谓自谦,故君子必慎其独也!
《大学(全新精编精校修订)(国学大书院)(全新注析解读,从普通读者视角出发;与实际生活结合,是指导生活的教科书) (曾参)》
只怕镜不明,不怕物来不能照。讲求事变,亦是照时事,然学者却须先有个明的工夫。学者惟患此心之未能明,不患事变之不能尽。” ——《传习录·上·陆澄录》
熊十力说:“儒家教学者,必先立志;佛家教学者,首重发心。所发何心?所立何志?即不私一己之心之志,易言之,即公一己于天地万物之心之志而已。”
“不动心”就是要求一个人无论面对怎样的境遇,都要保持内心的淡定,永远做自己心灵的主人和情绪的主宰者。孟子对此的表述就是“富贵不能淫,贫贱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”,《中庸》的说法是“素富贵,行乎富贵;素贫贱,行乎贫贱;素夷狄,行乎夷狄;素患难,行乎患难,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”。
© 2021 书见| 反馈建议